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金属工艺 >射线检测 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

射线检测 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

收藏
  • 大小:14.2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金属工艺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射线   射线检测   检测   无损检测   2013
资源简介
射线检测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射线检测》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实践;依照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辐射防护等现行的无损检测法规、条例、标准,结合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参考原有的各类《射线检测》教材以及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编写而成。《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射线检测》的内容完全能够满足射线Ⅰ级、Ⅱ级,甚至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证和实际工作需要,是一本内容较全面、注重实际应用的教科书。《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射线检测》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射线检测的物理基储射线检测设备、射线检测器材、射线的辐射防护、射线照相法及检测工艺、评片。《全国高职高专无损检测专业规划教材:射线检测》主要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无损检测专业和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以及无损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考核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工程设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防护管理人员、广大无损检测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射线(照相法)检测的一般原理
1.2 射线(照相法)检测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1.2.1 适用范围
1.2.2 局限性
1.3 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
第2章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2.1 原子结构与元素
2.1.1 原子结构
2.1.2 原子的能级
2.1.3 元素和同位素
2.2 射线
2.2.1 射线和粒子流
2.2.2 电磁波和光量子
2.2.3 X、γ射线的主要性质
2.2.4 X射线谱
2.2.5 放射性与放射性衰变
2.2.6 放射性衰变规律
2.2.7 γ射线源的制备及性质
2.3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3.1 光电效应
2.3.2 康-吴效应
2.3.3 电子对效应
2.3.4 瑞利效应
2.4 射线透过物质后强度的衰减
2.4.1 射线的吸收、散射与衰减
2.4.2 线衰减系数与半(值)价层
2.4.3 多色、宽束连续谱线的衰减规律
第3章 射线检测设备
3.1 X射线机
3.1.1 X射线机的形式及结构
3.1.2 X射线管
3.1.3 高压发生器
3.1.4 冷却系统
3.1.5 控制系统
3.1.6 X射线机的工作过程
3.1.7 X射线的强度与转换效率
3.1.8 侧倾效应
3.1.9 X射线机的主要技术性能
3.2 γ射线机
3.2.1 γ射线机的基本构成
3.2.2 γ射线源的主要特性
3.2.3 γ射线机与X射线机比较
3.3 高能X射线机
3.3.1 静电电子加速器
3.3.2 电子感应加速器
3.3.3 电子直线加速器
3.3.4 电子回旋加速器
3.3.5 高能X射线探伤
第4章 射线检测器材
4.1 射线胶片
4.1.1 射线胶片的结构
4.1.2 感光原理及潜影的形成
4.1.3 底片黑度
4.1.4 射线胶片特性
4.2 像质计
4.2.1 简述
4.2.2 像质计的主要类型
4.3 射线照相灵敏度
4.3.1 射线照相对比度
4.3.2 射线照相不清晰度
4.3.3 射线照相颗粒度
4.3.4 最小可见对比度(识别界限对比度)ΔDmin
4.4 增感屏
4.4.1 基本概念
4.4.2 增感屏的种类与特点
4.4.3 增感屏的使用
4.5 黑度计
第5章 射线的辐射防护
5.1 辐射剂量及其单位
5.1.1 照射量(X)
5.1.2 吸收剂量(D)
5.1.3 剂量当量(H)
5.1.4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
5.2 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
5.2.1 概述
5.2.2 辐射损伤
5.2.3 辐射损伤的相关因素
5.3 辐射防护标准
5.3.1 防护的基本原则
5.3.2 我国辐射防护标准的有关规定
5.4 辐射防护方法与监测
5.4.1 外照射的基本防护方法
5.4.2 辐射防护计算
5.4.3 辐射防护监测
5.4.4 射线剂量检测方法及仪器
第6章 射线照相法及检测工艺
6.1 概述
6.2 射线照相法原理
6.3 透照布置
6.3.1 透照布置概述
6.3.2 射线源、工件、胶片的相对位置
6.3.3 有效透照区
6.3.4 中心射线束方向
6.3.5 像质计和标记的放置
6.4 透照技术参数的选择对照相灵敏度的影响
6.4.1 射线源的选择
6.4.2 X射线能量的选择
6.4.3 焦距的选择
6.4.4 曝光量的选择和计算
6.5 透照方式的选择和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
6.5.1 透照方式的选择
6.5.2 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
6.6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应用举例
6.6.1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的内容及编制要求
6.6.2 典型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工艺卡编制范例
6.7 曝光曲线
6.7.1 曝光曲线概述
6.7.2 曝光曲线的典型形式
6.7.3 曝光曲线的制作
6.7.4 曝光曲线的应用
6.8 散射线与散射线的控制
6.8.1 散射线的产生
6.8.2 散射线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6.8.3 控制散射线的主要方法
6.9 暗室处理
6.9.1 概述
6.9.2 胶片切装
6.9.3 显影
6.9.4 停显或中间水洗
6.9.5 定影
6.9.6 水洗
6.9.7 干燥
6.9.8 胶片自动处理
6.10 射线底片的观察
6.10.1 眼睛的视觉特性
6.10.2 观片灯
6.10.3 观片室
6.11 射线底片质量
6.11.1 黑度
6.11.2 射线照相灵敏度
6.11.3 标记系
6.11.4 表观质量
第7章 评片
7.1 评片基本知识
7.1.1 观片的基本操作
7.1.2 评片的主要内容
7.1.3 质量评定
7.2 底片影像分析
7.2.1 施焊位置的影像分析
7.2.2 焊接形式的影像分析
7.2.3 焊接方法的影像分析
7.3 焊接缺陷影像分析
7.3.1 焊缝内部缺陷的影像分析
7.3.2 焊缝形状缺陷的影像分析
7.3.3 常见伪缺陷影像及识别方法
7.4 焊接接头的质量等级评定
7.4.1 概述
7.4.2 举例
7.4.3 射线检测记录与报告
附录
附录A JB/T 4730.2 -2005标准中各技术等级的像质计灵敏度
附录B JB/T 4730.2 -2005标准中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 次数图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