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历史传记 >信仰的力量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著;余星,李柏光译] 2000年版

信仰的力量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著;余星,李柏光译] 2000年版

收藏
  • 大小:6.7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历史传记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信仰   力量   塞缪尔   斯迈尔斯
资源简介
信仰的力量
出版时间:2000
丛编项: 良知文丛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塑造了近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的精神风貌。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十分多产的人生随笔作家。他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随笔作品,如《自己拯救自忆》、《品格的力量》、《人生的职责》、《金钱与人生》、《信仰的力量》、《命运之门》等,这些作品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英国《观察家》杂志的评论所说:“斯迈尔斯先生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贡献了非常优秀的精神食粮。他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了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1998年,伦敦《金融时报》发表纪念斯迈尔斯的社论,认为“同其他各种形形色色的理论家相比,赛缪尔·斯迈尔斯先生将带领人类更加健康地进入21世纪。”斯迈尔斯的这套?允橐虼吮挥翱缭绞笨盏挠篮憔洌蟊缓笫赖男牧楦R簟焙汀案鋈朔芏返木癖瓯荆吖笄椴俚牧贾だ荨薄?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帮助我们获得胜利。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本书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塑造了近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的精神风貌。
目录
第一章 废除南特敕令
●废除南特敕令虽然是路易十四的个人行为,但法国的天主教会赞成它,大多数法国人拥护它。
●当时,胡格诺教徒是路易十四治下的国度里最勤劳、最有进取心和最忠诚的臣民。
●廷臣们对国王消灭胡格诺教徒的打算都一致称颂不已。“消灭他们”成了廷臣们开玩笑的口头禅。
●即使是最初由胡格诺教徒创立的法兰西学院,也公开赞成国王取消南特敕令的行为。
●废除南特敕令也受到下层阶级的欢迎,他们四处出击,大肆洗劫和摧毁新教徒的教堂。
●耶稣会教士更是被废除南特敕令刺激得洋洋得意,欢欣鼓舞。
●当胡格诺教徒在迫害中被赶出法国时,他们带走了某些远比愤怒更为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带走了他们的美德、虔诚、勤劳和勇敢,而这些被证明是所有国家里财富、精神。自由和品格的源泉。
第二章 废除南特敕令所引发的灾难
●废除南特敕令把法国新教徒的良心自由剥夺得一干二净。
●没有政府和天主教神父的介入,新教徒不能名正言顺地生育、生活和死亡。
●这是对法国新教文化的一次大清洗。所有的《圣经》、福音书和宗教指导书籍,都被收集起来,并公开付之一炬。几乎所有的村镇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甚至当新教徒临终之时,他们还是麻烦不断。神父们有权冲入房间,一直来到其床前,向这些可怜的人提供临终圣餐,要求他们皈依天主教。
●如果他们不被许可在自己的国土上享受精神上的自由,他们就决意到别的国家寻求这种精神自由。
●所有的公共权力和权力机构都被用来对付个人生活、个人旨趣和个人信仰,因此,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对之进行持久的反抗。
●1793年,被耶稣会教士所教导的人民,也以一个世纪之前他们对待胡格诺教徒的完全相同的方法,来对待国王、耶稣会教士和贵族们。
第三章 克劳德·布鲁逊——胡格诺教的倡导者
●变节脱教的保勒先生那年仅11岁的女儿拒绝像父亲一样放弃自己的信仰,她经受了很大迫害,始终不肯屈服,最终获得了自由。
●迫害事件的一再重复发生——教堂被摧毁、信仰被压制——迫使新教徒们联合起来,以遏制这股不正义的洪流。
●布鲁逊说:“我确信整个世界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惊讶于这么多恭恭敬敬的请愿,这么多对迫害的抱怨以及这么多促使他们转变态度的理由,居然没有产生对新教徒有利的后果。”
●霍梅尔牧师的殉道:他首先被用火红的烙铁烙了4O下,当他全身的骨头因车轮转动而片片裂碎时,他对自己的妻子说:“再见了,我亲爱的妻子,尽管你看到我的骨头被裂成碎片,但我的灵魂却充满了难以描述的欢乐。”
●有一天,健康状况很差的布鲁逊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对他的妻子说:“我必须出发,我应该去安慰那些在残酷压迫下痛苦地呻吟的弟兄们,去减少他们的苦难,并为他们加油。”
●布鲁逊说:“当上帝允许他的信徒们为宣扬福音而死的话,那么,这种死亡所起到的教育作用远远要比他们活在人间进行有道所起的作用要大。”
●任何劝说都不能改变他的主意,任何危险都不能使他止步。他将怀着兄弟般的爱,怀着传道者的信仰,怀着殉道者的勇气去帮助那些被压迫的新教徒们。
第四章 克劳德·布鲁逊的传奇故事
●班逊和东伯列在押往刑场的路上,一路祈祷着,大声唱着赞美诗,以大无畏的勇气和为信仰献身的精神完成了一生的使命。
●就这样,在四周充斥的步枪射击声和葡萄弹的轰鸣声中,在他身边的弟兄们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时,布鲁逊接受了担任塞文山区牧师的职务。
●负责对大卫·瓜特执行死刑的卢弗勒雷尔说:“刑罚虽然碾碎了他的骨头,但却不能碾碎他那颗坚强的心:他死于他所信奉的异教。”
●科勒拉克牧师在被处决前,他的胳膊、大腿和脚都被铁丝扼得支离破碎。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忍受了所有这些折磨。当他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他从20岁开始传教活动,到最后牺牲时,仅仅为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了4年。
●人们可能会认为,在遭受了这么多年的残酷迫害后,他们的心中应该会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谴责和仇恨。但事实刚好相反,他们的心中充满的只是爱。
●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温和脾气,他的耐心,他的谦逊,他的信仰,他的希望,还有他的虔诚,影响了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审判他的法官和那些卑鄙地诱捕他的虚伪牧师,还有逮捕他的士兵和所有那些目睹了他就义过程的人们。
●当朱达斯这个出卖了布鲁逊的奸细到奥伯伦省的省长贝隆先生面,要求领取抓到了布鲁逊的奖赏时,贝隆先生怒斥道:“天哪,难道你在看到这个被你用他的鲜血来做交易的男人时不脸红吗?赶快滚开!我不能容忍你的存在!”
●巴维尔对布鲁逊的个性非常了解——包括他的和平主义、他的虔诚、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他那广阔的胸怀。据说他在某个场合曾经评论说:“如果不得不对那个男人进行审判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然而现在这个时刻却到来了。
●成千上万的胡格诺教派的殉道者们——权力、金钱和财富都无法贿赂他们,无法使得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在
贝鲁用他们的热血终结了其为信仰而奋斗的一生。
第五章 朗格多克地区的暴动
●朗格多克地区的胡格诺教徒都是勇敢勤奋、激情昂扬、天生热爱自由的人。
●是朗格多克地区的胡格诺教徒最早对罗马教廷在精神上和良心上所推行的专制权威提出了质疑。
●孔德·富瓦说:“对我而言,教皇和宗教信仰无关。每个人在良心上都是自由的。我父亲把这种自由推荐给了我,而我也愿意为之而死。”
●“尽管我们获得了他们的外表形体,但是他们在心灵深处获得了胜利。而正是在心灵深处,才是信仰的驻留之地。只有完成对其心灵的占领,我们的宗教信仰才能庄严地站立起来。”
●他们不能丢弃自己的信仰,去接受别人的信仰,哪怕这个人是他们的国王。
●这些贫穷的人们深信:他们也拥有与他人一样至高无上的权利。在这些权利中,他们坚持认为良心的权利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利。
●在夜间唱着马洛的赞美诗,在周围狭窄的石壁的回音之下,他们幻想听到了充溢在空气中的天堂般美妙的声音。
第六章 卡米撒起义
●加尔文教徒都坚信良心的权利,绝不屈服,都把宗教视为人与上帝之间的一种事务,而不是人与统治者、与教皇之间的事务。
●胡格诺教徒,无论他们是作了身陷囹圄、披枷带镣的囚犯,还是被强迫在舰船上做轮番划桨的苦役;无论是在潜逃中,还是身穿长衫、浴血奋战时,口中都唱着赞美诗。
●一场起义就犹如革命,它的道路不是用玫瑰香水铺成的。在这些事例中,每一种行为都激起对方同样的行为;压迫者的暴力最终往往激发起被压迫者同样的暴力。
●“我们并没有过人的力量和智谋,”他说,“真正在背后支持我们的,是我们受到的感召。正是凭借这些感召,我们才能抵抗两万多精锐部队的进攻;也正是凭借这些感召,当我们在荒漠上、在山寨中受到严寒和饥饿威胁的时候,当我们面临巨大危险的时候,。心中却不曾感到忧伤。”
第七章 卡瓦利埃:一个英雄的名字
●信使从各地带来消息,在洛泽尔和艾格尔山区,在昂迪兹和阿莱斯的附近,甚至一直到濒海地带的尼姆和卡尔维松周围广阔的地区,都发生了起义。
●卡瓦利埃艺高人胆大,甚而会离开山区,洗劫尼姆周围信奉天主教的村落;他一面作战,一面传教,一面洗劫天主教堂,全不耽搁。
●韦尔多教派的农民几乎都是手无寸铁的,他们惟一的罪名就是他们的信仰。
●卡瓦利埃又南进科迪亚克,决心要寻个机会让全埃马格斯都吃一惊:他要歼灭埃马格斯地方的民兵。这些民兵,正是当地新教徒一切苦难和不幸的根源。
●为了使他的臣民都顺从一种信仰,路易十四除了将成千上万的人推向绞刑架、地牢,或是强迫他们服苦役之外,
还放逐了几乎50万民众。
●至于休息,我们常常是夜里出去找一个村落,或者是到树林里找个羊圈睡觉;要是突然发现一块石头,一段木材,可以用做枕头,我们就会感到幸福了。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睡得像躺在床上一样香、一样沉。
第八章 卡米撤斗争的终结
●维拉尔元帅于1704年8月底来到尼姆。在他到来之前,蒙特勒维尔与卡瓦利埃算了一次总账,卡米撒受到了起义以来最沉重的打击,蒙特勒维尔以此洗刷了自己过去的耻辱。
●维拉尔元帅对卡瓦利埃的赞誉:“此人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没有任何战争经验,却能够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表现得这么出色,让人觉得他以前似乎指挥过千军万马一样。老实说,这样的仗只有恺撒才能打得出来。”
●他们是为了使他们的宗教信仰权利得到承认才拿起武器的,如果这一点没有足够的保证,他们就不会停止战斗。
●当拉朗德准将把自己的钱包递给卡米撒领袖卡瓦利埃的时候,“不,”卡瓦利埃脸上露出轻蔑的神情,“我们要的不是钱,而是信仰自由。没有信仰自由,就让我们离开这个国家。”
●卡瓦利埃在整个低地地区,都受到人们的欢呼喝彩,人们把他视为朗格多克地区和平的缔造者。
●卡瓦利埃,这个塞文山区的放牛娃,面包房的学徒,在与法国军队坚持对抗了将近3年的时间以后,现在要来和法国最著名的将军签定和平协议了。
第九章 苦海无边的胡格诺教徒
●从他们出生的那天起,迫害就降临到胡格诺教徒身上,一直到他们告别人世,也没有任何的缓和。
●一个神父,如果他背后站着一个刽子手,或者是一个拥有数10万军队的国王,要与他争辩就很难。
●在胡格诺教徒被链子捆着押往海滨服苦役的路上,那些筋疲力尽的胡格诺教徒,实在不堪铁链的负重,忍不住拿下他们的木头杯子,向路边的村民讨一滴水喝。他们一般都向妇女要,那些妇女却是用是恶毒的语言回答他们的请求:“滚开,滚开,”她们喊到,“到了地方你们可以喝个够。”
●为了让监工的鞭子能够发挥作用,这些在舰船上充当划桨手的胡格诺苦役犯在干活的时候都一丝不挂。无论夏天或冬天的衣服,他们都不穿,只有下身用了一块红布遮挡,因为他们戴着镣铐,都没法穿衣服。
●朝格诺划桨手被链子拴住脚来固定在椅子上,链子的长度恰好够他划桨时两脚来回摆动。晚上,这些苦役犯就躺在原地,躺在他划了一天奖的椅子上睡觉。没有地方可以让他躺下。他不用想离开那张椅子,除了去看病,或者进坟墓。
●这些苦役犯吃着面包,喝着海水。他们似乎已被世界遗弃。有些苦役犯在那张椅子上干了三四十年。
●苦役船“胜利号”的船长常常把监工喊到他面前,说:“去,给那些胡格诺教徒一顿鞭子,让他们背上换换颜色。”
●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句话,这些胡格诺苦役
犯就可以获得自由,那就是:只要他们在天主教神父面前答应“改宗归信”天主教,他们马上就可以去掉铁链,回到这个世界、回到家庭、恢复自由。
●但是,绝大多数胡格诺教徒不愿做伪善的人,不愿对神说谎。他们以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有人称之为顽固不化——选择留在船上做一辈子苦役。
第十章 安托尼·库尔:热忱的召唤
●安托尼·库尔不到18岁,就决定要把一生都献给那些遭到遗弃、饱受折磨的新教徒,服侍他们,为他们布道。这是一项崇高的奉献,它可得到的惟一的、世俗的报偿就是劳作和艰险。
●所有世俗的权力手段,国王、教皇、主教、神父、士兵、暗探,都是容不得他的。他惟一可以依靠、用来对抗这一切的,只有真理、人品、良心和永不疲倦的工作热忱。
●民众面临的危险是失去自由,而对于有勇气站出来,为他们的宗教需求服务的那些牧师,他们的危险则是失去生命。
●库尔请全体教友为他祈祷,祈祷上帝赐予他新的热忱去完成他即将应召去完成的使命,赐予他完成这些使命所必须的德行。
第十一章 培养殉道者的学校
●不许人们参与聚会!要知道,参与那样的聚会,如果被发现,牧师会被纹死,一般人则要终生去舰船服苦役。这是一种怎样的处罚啊!
●试想一下:一个几乎意味着死亡的职业,居然还要学生,真是绝妙!但是,却有许多热心的年轻人,他们愿意为这个被禁止的教会服务,愿意为他光荣献身。
●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支持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一颗正直的灵魂会堂堂正正,阔步向前。
●那些立志成为胡格诺教派牧师的学生在完成了学业后,从瑞士返回国内,去从事这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事业。他们已经受过了专为培训烈士而设的学校的教育,现在,就要去那些宗教聚会布道了——他们已经走在通往绞刑架的路上了。
第十二章 迫害临近尾声但没有结束
●皮埃尔·多蒂埃尔也是在举行聚会时被捕的,当他被宣布判处死刑的时候,他竟喊到:“哦,上帝,这是多大的荣耀啊!这么多人就选上了我,就因为我坚守真理。”他在尼姆被处决,死时毫无惧色。
●迫害措施年复一年地持续,暴行在单调而悲惨地重复着:牧师被送上绞刑架,参加荒漠聚会的男子被送去服苦役,妇女、儿童则被关进监狱或是女修道院。
●天主教徒甚而不能容忍新教徒死后顺利地安葬。天主教民众表现他们的凶残几乎临近疯狂。
●看,这些法国君主,还有那些自废除南特敕令以来就掌握了整个国家教化之权的耶稣会教士,他们使自己的人民堕落到何等禽兽不如的地步。
●库尔牧师叹息:“唉,目光之下,并无新事。一切世代里,迫害的浪潮都清洁了主的谷场。”
第十三章 苦难的丰碑
●迫害之所以能在法国滋长,原因在于人们已经失去了个人自由的感觉。
●虽然伏尔泰憎恨包括新教在内的一切宗教,但是,他也同样憎恨不正义。他声称,一个法院在公正的名义下所能犯的最大罪恶也莫过于卡拉斯所遭受的判决了。
●伏尔泰在卡拉斯一案中所花费的精力,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无论他对宗教做过什么样的攻击,在这次事件中,他确实是听从了他内心深处最高贵的冲动而行动的。
●让·法布尔不惜牺牲自己而勇敢地代替父亲去服终生苦役的传奇故事震惊了欧洲,更是震惊了法国。
●伏尔泰说:“仅仅证明不宽容是可怕的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向法国人证明它是可笑的。”
●每当我们回顾自南特敕令废除以来胡格诺教徒在法国遭遇的不幸,每当我们回想起他们生命中展现的那种纯洁、奉献、诚实、勤勉,他们在履行宗教义务、参加礼拜时的那种虔敬,尽管他们都出身劳工、农民,我们不禁要把他们看作他们时代最真诚、伟大和可敬的英雄。
●当整个民族越来越腐化堕落的时候,这些出身贫贱的胡格诺教徒成为了这个社会惟一坚定、诚实的一群人,惟有他们还在信守着伟大的观念,愿意为这些观念牺牲自己的生命。
●1789年,国民公会的代表圣艾蒂安说:“我所要求的,不是宽容,而是自由。宽容!忍耐!宽恕!仁慈!这些字眼本身就是对新教徒的最大歧视。如果我们还承认信仰的不同、意见的不同并非什么罪过的话。什么宽容!我要求禁止使用宽容这种说法:它实际上把我们看作了需要同情怜悯的公民,看作了被饶恕的罪犯。”
附录:信仰的避难所
——访问韦尔多教派
●在遭受了罗马教皇近700年的残酷迫害,所有的苦难结束之后,韦尔多教的信徒们可以按照自己良心的命令去自由自在地崇拜上帝了。
●1243年,教皇英诺森二世命令梅斯的主教对韦尔多教徒进行残酷镇压,原因是他们以粗俗的语言阅读了神圣的书籍。
●光辉的事迹就像星辰一般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虽然最后只会有“这儿长眠着……”几个灰秃秃的字刻在墓碑上,但他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新教的教义,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它倡导的是人的。心灵自由。”
●韦尔多教徒的英雄本色体现在忍耐、坚强和长期吃苦耐劳,而不是采取暴力对抗暴力;在恐怖和暴力面前,他们时刻做好了奉献自己生命的准备,但绝不会亵读自己的信仰和屈服。
●弥尔索姆先生说:“这就是埃西勒,他是一个高贵的人,他残损的肢体中蕴藏着英勇的灵魂。”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