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环境工程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收藏
  • 大小:37.7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环境工程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遥感   风沙   土地   监测   流域
资源简介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出版时间:2012年版
目录
上篇 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遥感监测与生态状况研究
第1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貌与地质构造
1.2.1 地貌
1.2.2 地层
1.2.3 构造
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1.3.1 气候特征
1.3.2 水文特征
1.4 土壤与植被特征
1.4.1 土壤类型
1.4.2 植被类型
1.5 社会经济概况
第2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遥感数据源选择
2.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2.1.3 风沙化土地类型与遥感解译
2.1.4 气象数据与分析方法
2.1.5 动态度和灰色关联分析
2.2 风沙化土地形成机理
2.2.1 丰富的沙源
2.2.2 风动力和地形条件
2.2.3 沙物质和风动力在时间和空间的耦合
2.3 流域内风沙化土地演变
2.3.1 2008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2.3.2 1975——2008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2.4 风沙化土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2.4.1 气候变化
2.4.2 人类活动
2.4.3 驱动因子定量辨识
2.5 小结
第3章 江源区气候变化及风沙化土地动态响应
3.1 研究区概况
3.2 1973—2007年气候变化特征
3.2.1 研究方法
3.2.2 气温变化
3.2.3 降水变化
3.2.4 日照时数变化
3.2.5 风速变化
3.2.6 小结
3.3 土壤侵蚀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强度
3.3.3 土壤侵蚀随高程的变化特征
3.3.4 土壤侵蚀随坡度的变化特征
3.3.5 土壤侵蚀随坡向的变化特征
3.3.6 小结
3.4 风沙化土地演变
3.4.1 研究方法
3.4.2 2008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3.4.3 1975—2008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3.4.4 成因分析
3.4.5 小结
第4章 中部流域两个重要空港周边风沙化土地状况
4.1 研究区概况
4.2 1957—2007年气候变化特征
4.2.1 研究方法
4.2.2 气温变化
4.2.3 降水变化
4.2.4 小结
4.3 拉萨机场周边风沙化土地演变
4.3.1 试验地概况
4.3.2 研究方法
4.3.3 2008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4.3.4 1975—2008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3.5 驱动因素分析
4.3.6 小结
4.4 日喀则机场周边风沙化土地演变
4.4.1 试验地概况
4.4.2 研究方法
4.4.3 2008年风沙化土地现状分布
4.4.4 1975—2008年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4.5 驱动因素分析
4.4.6 小结
第5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状况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5.1.2 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方法
5.2 流域生态状况现状评价
5.3 流域生态状况演变趋势
5.3.1 1975年以来流域生态状况动态变化
5.3.2 2000年以来流域生态状况动态变化
5.4 小结
下篇 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研究
第6章 江源区高寒草地类型和植被盖度遥感监测
6.1 草地类型的遥感识别
6.1.1 决策树分类和数据资料
6.1.2 地面信息提取
6.1.3 草地建群种遥感识别
6.1.4 草地识别精度评价
6.1.5 草地分类结果分析
6.2 草地盖度的遥感估测
6.2.1 野外样方调查及数据处理
6.2.2 遥感评价指标提取
6.2.3 遥感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6.2.4 植被盖度估测模型构建
6.2.5 植被盖度结果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中部流域沙地植物区系、分类与排序
7.1 沙地植物区系特征
7.1.1 生态地理条件
7.1.2 主要建群种和常见伴生种的地理成分
7.1.3 沙地植物区系的起源
7.2 与阿拉善荒漠植物区系的比较
7.2.1 区系地理成分
7.2.2 区系起源
7.3 沙地植被的分类和排序
7.3.1 沙地植被的分类
7.3.2 沙地植被的排序
7.4 小结
第8章  中部流域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分布格局
8.1 试验地概况
8.2 研究方法
8.2.1 样地调查
8.2.2 种群点格局分析
8.2.3 种群结构与生命表编制
8.3 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8.3.1 种群结构与大小级划分
8.3.2 种群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
8.3.3 种群不同大小级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
8.3.4 讨论
8.4 砂生槐种群结构与生活史特征
8.4.1 种群年龄结构
8.4.2 种群生命表
8.4.3 种群存活曲线
8.4.4 不同生境的种群点格局分析
8.4.5 小结
第9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飞播可行性 
9.1 试验地概况
9.2 飞播可行性分析
9.2.1 降水条件
9.2.2 温度光照条件
9.2.3 地形地貌条件
9.2.4 风况条件
9.3 小结
第10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
10.1 试验地概况
10.2 材料与方法
10.2.1 试验设计
10.2.2 地统计学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试验期间的降雨和水位状况
10.3.2 土壤水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
10.3.3 土壤水分的半方差函数分析
10.3.4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格局
10.3.5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
10.3.6 植被对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
10.4 小结
第11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土壤养分和粒度特征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样地选择
11.1.2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
11.1.3 风沙运动观测
11.2 结果与分析
11.2.1 不同类型沙地的土壤养分状况
11.2.2 不同类型沙地的土壤粒度特征
11.2.3 土壤养分与粒度组成的相关性
11.2.4 风沙运动对土壤粒度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
11.3 小结
第12章 高寒风沙化土地植被恢复试验
12.1 材料与方法
12.1.1 试验地选择
12.1.2 供试植物种和播种方法
12.1.3 地面处理措施
12.1.4 试验观测方法
12.2 流动沙地适生植物种筛选和恢复效果
12.2.1 试验植物种的出苗和保存情况
12.2.2 主要植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12.2.3 不同类型沙地的人工模拟飞播效果
12.3 生境因子变化对人工模拟飞播的影响
12.3.1 降水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12.3.2 沙丘地温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12.3.3 土壤水分状况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12.3.4 风沙活动对人工模拟最佳飞播期的影响
12.4 小结
第13章 总结与生态恢复对策
13.1 研究总结
13.2 生态恢复对策
13.2.1 河滩流动沙地
13.2.2 河岸与山坡流动沙地
13.2.3 风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13.2.4 讨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