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医药书籍 >生物药物制剂学 2011年版

生物药物制剂学 2011年版

收藏
  • 大小:50.6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医药书籍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应征   主编   生物   药物制剂   2011
资源简介
生物药物制剂学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药物制剂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药物制剂学已由原来的以化学药物和中药为主,演变为化学药物制剂、中药制剂和生物药物制剂三足鼎立的局面。由赵应征主编的《生物药物制剂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力图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既紧扣药物制剂学基础原理,又紧跟生物药物制剂的前沿进展,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全书以生物药物递送载体为基础,阐述各种给药系统,重点介绍剂型和制剂处方设计与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知识要点,同时介绍有关的新进展。在内容的编辑和组织上,重视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启发性、实用性和教学适用性。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生物药物的概念和分类
1.1.1 生物药物的概念
1.1.2 生物药物的分类
【知识拓展内容】
1.蛋白质和多肽类生物药物
2.核酸类药物
3.多糖类药物
1.2 生物药物制剂学概述
1.2.1 生物药物制剂概述
1.2.2 生物药物体内过程及剂型设计
【知识拓展内容】
1.注射给药系统
2.口服给药系统
3.黏膜给药系统
4.经皮给药系统
5.微粒载体和靶向给药系统
思考题
第2章 生物药物递送载体
2.1 微球与微囊
2.1.1 概述
2.1.2 处方设计
2.1.3 制各方法与工艺
【知识拓展内容】
制备工艺对生物药物结构及活性的影响
2.1.4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微球与微囊的释药机制
2.1.5 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
2.2 纳米粒
2.2.1 概述
2.2.2 制备方法以及表面修饰
2.2.3 关键工艺技术
2.2.4 纳米粒的质量评价
2.2.5 纳米粒的给药途径
2.2.6 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应用
2.2.7 实例
【知识拓展内容】
纳米粒展望
2.3 脂质体
2.3.1 概述
2.3.2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2.3.3 脂质体的给药途径
2.3.4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2.3.5 脂质体的主动载药技术和分离技术
2.3.6 脂质体的稳定性和灭菌
2.3.7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2.3.8 作为生物药物载体的特点和应用
2.4 环糊精包合物
2.4.1 概述
2.4.2 环糊精包合物的材料
2.4.3 包合物形成原理和药物释放
2.4.4 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2.4.5 包合物的质量评价
2.4.6 在生物药物注射和鼻腔给药中的应用
2.4.7 实例
2.5 微乳、亚微乳与自动化药物传递系统
2.5.1 概述
2.5.2 微乳的组成
2.5.3 微乳形成机制
2.5.4 微乳、亚微乳的制备
【知识拓展内容】
微乳体系的类型介绍
2.5.5 微乳、亚微乳、自乳化给药系统质量评价
2.5.6 实例
2.6 树状大分子
2.6.1 概述
2.6.2 树状大分子的分类和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
2.6.3 树状大分子的载药方式
2.6.4 树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的发展前景
2.7 超声造影剂
2.7.1 概述
2.7.2 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2.7.3 载药方法和应用方式
2.8 原位凝胶
2.8.1 概述
2.8.2 原位凝胶材料
2.8.3 原位凝胶原理
2.8.4 原位凝胶制备工艺
2.8.5 质量评价方法
2.8.6 实例
思考题
第3章 注射给药系统
3.1 概述
3.1.1 注射剂的定义
3.1.2 注射剂的特点
3.1.3 注射剂的分类
3.1.4 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3.2 注射剂的处方组成与制备
3.2.1 注射剂的处方组成”
3.2.2 注射剂的制备
3.2.3 热原
3.2.4 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3.2.5 实例
3.3 注射用冷冻干燥生物药物制剂
3.3.1 冷冻干燥技术
3.3.2 实例
3.4 注射用喷雾干燥生物药物制剂
3.4.1 工艺及设备
3.4.2 实例
3.5 灭菌、无菌技术与空气净化技术
3.5.1 概述
3.5.2 灭菌与无菌技术
3.5.3 灭菌参数
3.5.4 空气净化技术
3.6 生物药物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3.6.1 新型给药系统
3.6.2 新型干燥方法
3.6.3 无针注射装置
思考题
第4章 口服给药系统
4.1 概述
4.2 液体制剂
4.2.1 概述
4.2.2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4.2.3 低分子溶液剂
4.2.4 高分子溶液剂
4.2.5 溶胶剂
4.2.6 混悬剂
4.2.7 乳剂
4.2.8 实例
4.3 颗粒剂
4.3.1 概述
4.3.2 颗粒剂的制备
4.3.3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4.3.4 实例
4.4 片剂
4 4.1 概述
4.4.2 普通片剂的常用辅料
4.4.3 新型片剂的种类及常用辅料
4.4.4 片剂的制备
4.4.5 湿法制粒技术
4.4.6 压片
4.4.7 片剂的质量检查
4.5 微丸剂
4.5.1 概述
4.5.2 微丸的制备
4.6 口服微粒给药系统
4.6.1 概述
4.6.2 口服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备
【知识拓展内容】
4.6.3 实例
4.7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4.7.1 概述
4.7.2 结肠靶向释药系统的类型
4.7.3 载体材料
4.7.4 质量评价
4.7.5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5章 黏膜给药系统
5.1 概述
5.2 口腔黏膜给药
5.2.1 概述
5.2.2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分类
5.2.3 实例
5.3 鼻腔黏膜给药
5.3.1 概述
5.3.2 鼻腔黏膜给药的分类
5.3.3 实例
5.4 肺部给药
5.4.1 概述
5 4.2 肺部给药系统的分类
5.4.3 肺部给药新载体
5.4.4 实例
5.5 眼部黏膜给药
5.5.1 概述
5.5.2 眼部黏膜给药系统的分类
5.5.3 实例
5.6 直肠黏膜给药
5.6.1 概述
5.6.2 直肠黏膜给药常用剂型
5.6.3 实例
5.7 阴道黏膜给药
5.7.1 概述
5.7.2 阴道黏膜给药的分类
5.7.3 实例
思考题
第6章 经皮给药系统
6.1 概述
6.1.1 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
6.1.2 经皮给药系统的分类
6.1.3 发展现状
6.2 载体材料
6.2.1 骨架材料
6.2.2 膜材料
6.2.3 压敏胶
6.2.4 背衬材料和防黏材料
6.3 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药物经皮转运
6.3.1 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6.3.2 药物经皮转运
6.4 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6.4.1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6.4.2 促渗方法
6.5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6.5.1 经皮吸收制剂的处方设计
6.5.2 选药原则
6.5.3 给药剂量
6.5.4 药物透皮速率
6.5.5 体外测定方法
6.5.6 体内测定方法
6.6 质量评价
6.6.1 释放度的测定
6.6.2 其他质量评价指标
6.6.3 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6.7 实例
6.7.l 雌二醇经皮给药系统
6.7.2 睾酮经皮给药系统
思考题
第7章 靶向给药系统
7.1 概述
7.l.1 概念
7.1.2 靶向给药系统的特点
7.1.3 理想靶向给药系统的要求
7.2 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和靶向性评价
7.2.1 传统分类
7.2.2 详细分类
7.2.3 靶向性评价
7.3 常用的靶向修饰剂
7.3.1 叶酸
7.3.2 半乳糖
7.3.3 穿膜肽
7.3.4 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系统
7.3.5 Arg—Gly—Asp肽
7.3.6 凝集素
7.3.7 生物素一亲和素系统
7.4 靶向给药系统的载体
7.4.1 靶向脂质体
7.4.2 靶向微粒
7.4.3 纳米粒
7.4.4 超声造影剂
7.4.5 靶向乳剂
7.4.6 树状大分子
7.4.7 分子载体系统
7.5 实例
7.5.1 叶酸和聚乙二醇修饰的淀粉纳米粒
7.5.2 生物素化修饰的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
7.5.3 转铁蛋白修饰的卡奠司汀聚乳酸纳米粒
思考题
第8章 生物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8.1 临床前的研究开发
8.1.1 研发项目立项
8.1.2 临床前研发流程
8.2 新药注册申请
8.2.1 注册申请人的要求和注册申请范围
8.2.2 注册申请的分类
8.2.3 新药申报与审批
8.2.4 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申请
8.2.5 药品标准
8.2.6 现场核查
8.3 生物药物制剂的临床试验
8.3.1 生物药物制剂临床试验原则
8.3.2 分期临床试验的目的
8.3.3 分期临床试验研究的内容
8.4 生物药物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8.4.1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特殊性
8.4.2 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试验设计要求
8.4.3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学
思考题
附录常用的药物辅料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