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学兔兔建筑工程网,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建筑书籍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 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 赵莹 著;柴彦威 编 2016年版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 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 赵莹 著;柴彦威 编 2016年版

收藏
  • 大小:69.12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建筑书籍
本站推荐: 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视角   丛书   时空   基于   规划
资源简介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 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
作者: 赵莹 著;柴彦威 编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城开书系-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内容简介
  城市空间研究越来越转向以人为本的研究视角,人文化与社会化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开书系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以城市居民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案例中城市居民活动日志的定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来挖掘日常活动空间的时空特征、模式分异及社交维度,并深层次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城开书系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特别强调了构建活动空间的测量体系,并分析了活动空间的社交特征,同时还进行了中国城市与欧美城市活动空间的直接比较。《城开书系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可供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城市规划与管理、居民或游客时空行为等研究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地理、城市管理、旅游地理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与参考。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1 绪论
1.1 城市研究的行为视角
1.1.1 超越中国城市以经济发展为先的理念
1.1.2 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时空解读
1.1.3 面向城市规划应用的行为研究导向
1.2 个体行为研究的理论
1.2.1 基于个体行为研究的城市时空间理论
1.2.2 基于个体行为的社会空间透视理论
1.2.3 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个体行为研究
1.3 中国城市活动空间的研究框架
1.3.1 个体活动空间的特征
1.3.2 活动空间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3.3 活动空间形成机制的社会含义
1.4 中国城市活动空间的研究主题
1.4.1 北京居民活动空间的时空格局
1.4.2 北京居民活动空间的模式分异
1.4.3 基于行为同伴分析的活动空间研究
1.4.4 活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互动分析
2 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
2.1 概念解析
2.1.1 社会空间
2.1.2 活动空间
2.1.3 社交空间
2.2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历程
2.2.1 重要研究理论
2.2.2 现代性与社会空间
2.2.3 活动空间与社会空间
2.3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历程
2.3.1 滞后发展的原因
2.3.2 宏观规律把握阶段
2.3.3 深入机理分析阶段
2.4 社会空间研究议题
2.4.1 传统议题
2.4.2 行为视角的议题
2.5 活动空间与社会空间结合的可能
3 城市活动空间研究进展
3.1 城市活动空间研究历程
3.1.1 经典理论概述
3.1.2 时间地理学的传统理论
3.1.3 时间地理学的新发展
3.2 个体行为的刻画方法
3.2.1 面向已发生行为
3.2.2 面向潜在行为机会
3.3 个体行为的研究应用
3.3.1 城市空间研究
3.3.2 城市规划应用
3.4 中国城市的活动空间研究
4 研究数据与方法
4.1 研究区域介绍
4.2 数据采集方法
4.3 样本统计
4.4 解释变量说明
4.5 其他参考数据
5 活动空间的时空特征
5.1 时间利用特征
5.1.1 分析背景
5.1.2 时间节奏特征
5.1.3 时间分配特征
5.1.4 小结
5.2 空间分布特征
5.2.1 分析背景
5.2.2 空间分布特征
5.2.3 出行距离特征
5.2.4 小结
6 活动空间的模式分异
6.1 社区横向比较
6.1.1 分析背景
6.1.2 三类社区的比较
6.1.3 中美城市的比较
6.1.4 丑行与休闲时间的回归模型分析
6.1.5 小结
6.2 性别差异比较
6.2.1 分析背景
6.2.2 描述性对比分析
6.2.3 非工作活动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2.4 小结
7 基于同伴的活动空间
7.1 分析背景
7.2 活动同伴研究
7.2.1 对象定义
7.2.2 度量方法
7.2.3 描述性分析
7.2.4 活动同伴选择的多项分对数模型分析
7.2.5 小结
7.3 出行同伴研究
7.3.1 对象定义
7.3.2 度量方法
7.3.3 描述性分析
7.3.4 出行同伴选择的多项分对数模型分析
7.3.5 小结
7.4 同伴研究的社会透视
8 活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8.1 同伴选择与会面地点的互动
8.1.1 分析背景
8.1.2 假设与度量
8.1.3 描述性分析
8.1.4 会面地点选择的多项分对数模型分析
8.1.5 小结
8.2 活动空间聚类与社会空间形态
8.2.1 分析背景
8.2.2 测量指标体系
8.2.3 活动空间的聚类分析
8.2.4 小结
8.3 活动空间的形成机制
9 活动空间研究的未来
9.1 创新点与主要结论
9.1.1 提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研究框架
9.1.2 北京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在社区和家庭尺度上存在分异
9.1.3 北京居民的活动空间体现出集体主义倾向
9.1.4 活动空间可以作为认识社会空间动态性和微观差异的视角和方法
9.2 行为与空间研究启示
9.2.1 行为与城市
9.2.2 行为与社会
9.2.3 行为与时代
9.2.4 始于行为与终于行为
9.3 活动空间的研究展望
9.3.1 拓展休闲行为的研究主题
9.3.2 数据精细导向的研究视角
9.3.3 地理信息方法的借鉴
9.3.4 基于位置的应用实践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