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学兔兔建筑工程网,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建筑书籍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云燕 著 2015年版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云燕 著 2015年版

收藏
  • 大小:53.77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建筑书籍
  • 更新日期:2022-12-29
本站推荐: 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山地   丛书   西南   空间   人居
资源简介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李云燕 著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立足城乡规划的视角,以山地城市灾害作用的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灾害作用的空间过程为研究切人点,探索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从空间视角研究城市空间抵抗灾害的作用机制与规律,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形态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影响要素,并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作用关系;后研究提出了灾前干预、灾中控制、灾后重构的灾害干预规划方法。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山地城市空间避免灾害、承载灾害、抵抗灾害的原理和方法。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可供城市规划、城市防灾减灾及城市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城市规划及城市防灾减灾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研究范围的划定
1.2.1 研究范围划定的意义
1.2.2 我国西南地区范围的变化
1.2.3 研究界定的“西南地区”范围
1.3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及其发展
1.3.2 环境承载力理论
1.3.3 安全科学理论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4.1 国外城市空间适灾相关研究与实践
1.4.2 国内城市空间适灾的相关研究
1.4.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与灾害
2.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2.1.1 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1.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问环境特点
2.2 西南山地城市的主要灾害分析
2.2.1 灾害类型
2.2.2 灾害特征
2.2.3 发展趋势分析
2.3 西南山地城市灾害的空间作用特征
2.4 小结

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念建构
3.1 城市空间适灾的概念
3.1.1 城市空间适灾的哲学基础
3.1.2 城市空间的适灾特性
3.1.3 城市空间适灾的主动作用
3.1.4 城市空间适灾的基础条件
3.1.5 空间适灾的内涵解释
3.2 城市空间适灾与城市承载力的关系辨析
3.3 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
3.3.1 城市外部环境适灾分析
3.3.2 城市(内部)空间适灾分析
3.3.3 城市空间适灾形态分析
3.3.4 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干预
3.4 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环境适灾研究
4.1 城市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解析
4.1.1 外部空间的范围界定
4.1.2 城市外部环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4.2 外部环境的适灾特性分析
4.3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环境的特殊性一
4.4 山地城市外部环境承载力的作用
4.4.1 外部环境的承载力机制
4.4.2 外部环境承载力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
4.4.3 外部环境承载力决定城市空间安全
4.5 西南山地城市选址与城市安全
4.5.1 城市选址安全意识
4.5.2 城市选址的生态意识
4.5.3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选址思考
4.6 西南山地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安全
4.6.1 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复杂性
4.6.2 山区道路系统联系的薄弱性:
4.7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空间环境适灾特性分析
4.7.1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与城市的整体性
4.7.2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可容纳性
4.7.3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生态性
4.8 小结

5 西南山地城市(内部)空间适灾研究
5.1 一般城市空间要素构成及其适灾内涵
5.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要素提取
5.2.1 提取原则
5.2.2 要素类型划分
5.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要素系统分析
5.3.1 用地功能布局要素:城市空间适灾的功能系统
5.3.2 道路系统要素:城市空间适灾骨架网络
5.3.3 公共空间要素:城市空间适灾调节系统
5.3.4 建筑环境要素:城市空间适灾实体系统
5.3.5 基础设施要素:城市空间适灾支撑体系
5.3.6 轴线要素:城市空间适灾引导系统
5.4 小结

6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研究
6.1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及其适灾内涵
6.2 影响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因素
6.2.1 动力因素分析
6.2.2 阻力因素分析
6.2.3 城市安全因素
6.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机制
6.3.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适灾效果对比分析
6.3.2 典型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分析
6.3.3 适应山地复杂地形的“多组团有机分散”城市空问适灾形态
6.3.4 适应山地盆地地形的“紧凑型一生态化”城市空间适灾形态
6.4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的特征规律
6.4.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多组团特征规律
6.4.2 西南山地城市的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特征规律
6.4.3 西南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引导空间形态发展特征规律
6.4.4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自组织特征规律
6.5 小结

7 规划干预与空间适灾优化模式
7.1 基于CAS的空间适灾概念模型
7.1.1 复杂适应性系统(CAS)
7.1.2 概念模型的复杂性分析
7.1.3 模型建构与要素体系分析
7.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干预实证
7.2.1 灾前干预:破坏孕灾环境,防止灾害生成
7.2.2 灾中干预:控制灾源,防止次生灾害危害
7.2.3 灾后干预:空间重构,提升空间适灾能力
7.3 西南山地城市适灾空间理想模式探讨
7.3.1 空间形态适灾的组团化模式
7.3.2 内部空间适灾的集约、紧凑性
7.3.3 外部环境适灾的生态性
7.3.4 其他方面
7.4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主要结论
8.1.1城市空间适灾的概念
8.1.2 城市空间适灾的特征规律
8.1.3 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引导与调控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