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学兔兔建筑工程网,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建筑书籍 >厦门闽南红砖建筑 靳维柏 主编 2015年版

厦门闽南红砖建筑 靳维柏 主编 2015年版

收藏
  • 大小:146.3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建筑书籍
  • 更新日期:2023-10-17
本站推荐: 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主编   建筑   闽南   红砖   厦门
资源简介
厦门闽南红砖建筑
作者:靳维柏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在闽南地区,人们所说的“红砖建筑”通常指的是闽南特有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源于泉州地区,逐步扩散至厦门、漳州等地。根据现有考古和文献资料,红砖建筑的雏形在宋代已经形成,明代时臻于成熟,分布上也已经比较普遍。中原汉族南迁始于汉代,唐宋时期达到高峰,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的传统思想和建筑形式,由于泉州在唐代就是重要的外贸港口,大批海外客商在此交易,其中不少人定居于此,又带来了大量海外文化的审美和建筑形式,两者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红砖建筑文化及建筑形式。因此,“红砖建筑”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更吸收了海外建筑文化的因素,是我国本土建筑文化和海外建筑文化结合的杰出代表,也是闽南地区独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严格意义上说,红砖建筑应当具有所谓“三红”特征,即红砖墙、红砖地面、红瓦屋顶,近年又有观点认为要增加“红砖雕”,形成所谓“四红”。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厦门、漳州等地的红砖建筑因地域原因,还带有各自的地方特点,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泉州地区,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材料上也有所变化。我们认为就整个闽南地区而言,只要符合基本特征,均可称为“红砖建筑”。另外,近代以来,闽南地区涌现大量归国华侨,他们将红砖建筑形式与欧洲、东南亚建筑形式相结合,又形成了“近代红砖建筑”。虽同为“红砖建筑”,但两者在定义上仍需区分。
  厦门地区作为闽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砖建筑的历史也较早,根据翔安曾山遗址的发掘,厦门的红砖建筑至迟在南宋已经出现,建筑布局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已与成熟的红砖建筑十分相近。在2007年至2011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厦门市文物普查队共登录各类文物点2136处,包括古建筑1081处,其中属于闽南传统红砖建筑范畴的有900多处。这些建筑既有单落建筑的寺庙祠堂,又有占地数千上万平米的大型民居及建筑群,种类繁多,内涵丰富,体现了厦门地区传统红砖建筑的深厚底蕴。
  红砖建筑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闽南文化主要代表性要素之一。从2015年起,闽南红砖建筑的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厦门翔安大嶝的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红砖建筑群位列其中。这是对闽南及厦门地区红砖建筑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厦门闽南红砖建筑》在厦门市全部的红砖建筑中选择一部分编辑而成,荟萃了其中的精华。这是申遗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对红砖建筑的保护、推动申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重要意义。
内页插图

目录

凝固的历史、炫丽的图画、流动的乐章一闽南红砖建筑研究

思明区
1 厦港街道
卢氏宅
2 鼓浪屿街道
鼓浪屿大夫第与四落大厝
林氏民宅
雷立庵宅
3 中华街道
陈化成故居
李世俊宅
王同善宅
江夏堂
4 筼筜街道
叶彩果宅
5 开元街道
陈化成祠堂
6 莲前街道
林云梯旧居

湖里区
1 湖里街道
拱庚堂
2 江头街道
薛岭龙源宫
3 殿前街道
著存堂
陈忠明兄弟宅
陈宣志宅
陈胜元故居
4 金山街道
陈思可兄弟宅
林壁良宅
林妈乞宅
林讫宅
林朝宗宅
林秀举宅
石时荣宅
石大春宅
坂美九十九间
孙有泰祖屋
西河林氏宗祠
孙水答宅
5 禾山街道
陈简宅
陈瑞裔宅
孙天恩宅
廖文卓宅
枋湖陈氏小宗
惠德堂
陈鹤宅
永思堂

集美区
1 集美街道
颖川世泽堂
岑东龙王宫
2 侨英街道
张水群宅
张家两故居
宅内李氏民居
孙厝云龙岩宫
3 杏林街道
高浦鳌江宫
鹤浦鳌江西安宫
李衙
4 杏滨街道
郭朝阳宅
郭永来宅
后浦中路郭朝阳宅
郭文钻宅
林碧湖宅
锦园新大厝
……

同安区
翔安区
海沧区
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