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文学艺术 >上海鲁迅 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禹权恒著 2019年版

上海鲁迅 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禹权恒著 2019年版

收藏
  • 大小:118.33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文学艺术
  • 更新日期:2024-04-19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鲁迅   上海   禹权恒著   2019年版
资源简介
上海鲁迅 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作者: 禹权恒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运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20世纪30年代上海各种政治集团和文化力量对“鲁迅形象”的不同选择、阐释和评判,明确提出“上海鲁迅”的重要概念,深度发掘其背后所潜藏的话语冲突,具体呈现鲁迅形象建构与30年代中国革命之间的密切关联,将研究视野从文学史范畴延伸到了文化史、思想史、革命史等领域,极大地拓展了鲁迅研究的深广度,有助于双向考察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互文视野中将研究论题不断引向深入。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鲁迅
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 社会转型与鲁迅的艰难选择
二 断裂与延传:“死去了的阿Q时代”
三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第二节 在“革命”与“不革命”之间的鲁迅
一 “不革命即是反革命”
二 托洛茨基与后期鲁迅思想的关联
第三节 “革命文学”论争的病症透析
一 “语言暴力”的并置与嵌入
二 “集团化”倾向与“公式主义”

第二章 “左翼鲁迅”的形象建构与身份焦虑
第一节 从“启蒙鲁迅”到“左翼鲁迅”
一 冲突与融合:鲁迅的“向左转”
二 左翼文学运动的“精神领袖”
第二节 “左翼的鲁迅”与“鲁迅的左翼”
一 “政党左翼”的组织化规训
二 “启蒙左翼”的个人化理念
第三节 内外夹击中的左翼旗手
一 “戴白色手套革命”的鲁迅
二 遮蔽与敞开:重述“两个口号”之争

第三章 作为“革命同路人”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认同危机与思想突围
一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之症候式分析
二 鲁迅思想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发现俄国”与“想象革命”
一 鲁迅的苏联观
二 “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
第三节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一 “同路人”作家在后期鲁迅思想中的投影
二 皈依与疏离:鲁迅和中国共产党的因缘际会

第四章 作为“堕落文人”的鲁迅
第一节 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和文学运动
一 “国家统制”与“三民主义文艺”
二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鲁迅的矛盾纠葛
一 限制与刺激:国民党查禁制度的二重性
二 文网与钻网:“戴着脚镣跳舞”的鲁迅
第三节 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一 《申报·自由谈》与鲁迅的杂文创作
二 “民国机制”与鲁迅的言说空间

第五章 “老将”的错位:自由主义文人与鲁迅
第一节 鲁迅和“自由人”及“第三种人”
一 “非近于胖,就近于瘦”
二 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鲁迅”与“胡适”
一 鲁迅和胡适:从同一战阵到不同营垒
二 互为镜像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 “政治文化人”的批评伦理
一 左翼与政治化思维
二 “亚政治文化”与鲁迅的错位

第六章 都市语境与“上海鲁迅”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都市空间与鲁迅的职业选择
一 作为“自由撰稿人”的鲁迅
二 租界文化与鲁迅的电影生活体验
第二节 “上海鲁迅”的历史生成
一 鲁迅杂文中的“上海书写”
二 都市壕堑中的“文化散兵”
第三节 “上海鲁迅”的建构机制
一 革命性
二 对话性

结语 作为“治愈文学家”的鲁迅

附录一 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附录二 “他者”眼中的鲁迅形象——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