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文学艺术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 郭国昌著 2006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 郭国昌著 2006年版

收藏
  • 大小:33.94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文学艺术
  • 更新日期:2024-04-26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资源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
作者: 郭国昌著
出版时间: 2006年版
丛编项: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文学卷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支,本卷试图从现、当代文学的各个侧面评述有关论辩的历史情况及各方观点,希望为读者搭建一个回望“世纪性”论争的小小平台。与论争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相比,这个小小平台展示的空间和内容是有限的;不过,为搭建这个平台,本卷作者们却也查阅了大量资料,有些还是人们平时不留心或不易看到的原始资料。就像面对一片广袤的森林,为了给读者提供进出这片森林的方便,是他们初步清理了现场,疏通了道路,设置了标志和路牌,庶几使壮游者不致探身丛莽,漫无目标。《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本卷是其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分册,具体包括了:战争规范下的“文学大众化”建构、“集团艺术”的现实鼓动性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绪论 大众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争
第一章 启蒙浪潮中的“文学民众化”探索
一、“新民”与“文学民众化”论争的初始化
二、新旧对峙中的“文学民众化”构想
三、小结:“文学民众化”之争的启蒙性
第二章 革命激荡下的“文学大众化”诉求
一、“文学大众化”论争的发生契机
二、“文学大众化”论争的演化动力
三、大众化:以“组织大众”为目的
四、小结:作为“文学上的新世纪”的“文学大众化”论争
第三章 政治对抗中的“文学大众化”论辩
一、从单一到多元:论辩过程述描
二、说话人:意识形态的规范
三、受话人:文化的过滤与政治的提升
四、文本:民间化与新型化的互补
五、小结:超越中的延续
第四章 战争规范下的“文学大众化”建构
一、大众化:以抗战为中心
二、解放区的单向性阐释
三、国统区的多样化探讨
四、小结:大众话语理论体系建构的艰难选择
第五章 浪漫激情中的“新民歌”之争
一、“新民歌”运动的政治文化语境
二、面向政治:作家的“新民歌”观
三、偏离真实:大众的“新民歌”观
四、小结:民间性的偏失
第六章 意识形态性的凸现——“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政治化特征
一、小引:政治化的必然性
二、文学社团的次级政治文化性
三、“集团艺术”的现实鼓动性
四、文艺奖金的规范引导性
第七章 大众需求的现实性规约——“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民间化特征
一、小引:民间化的必要性
二、新诗的歌谣化
三、小说的通俗化
四、民间戏曲的再创造
结语“文学大众化”论争的历史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