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医药书籍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吴红金,袁国会 2008年版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吴红金,袁国会 2008年版

收藏
  • 大小:264.03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医药书籍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资源简介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学
作者:吴红金,袁国会
出版时间:2008年版
内容简介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心力衰竭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相关知识,并介绍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研究、心力衰竭的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书中还收录了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其辨证论治、针灸治疗、中药治疗及名老中医关于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等内容。全书共分40章,内容翔实,观点新颖,阐述简明,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可供从事心力衰竭基础与临床研究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医学院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
目录
上篇西医篇

第1章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2章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第一节 心力衰竭时的代偿和失代偿
第二节 衰竭心肌的分子生物学
第三节 衰竭心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传递的改变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活性氧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第五节 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

第3章心力衰竭的诊断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胸片检查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四节 心脏病核医学检查
第五节 运动试验
第六节 心导管检查和血流动力学测定
第七节 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查
第八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第九节 心力衰竭诊断流程、标准及分级

第4章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利尿剂
第二节 血管扩张剂
第三节 正性肌力药物
第四节 神经激素拮抗剂
第五节 其他新型药物

第5章 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
第一节 心脏生理性起搏的进展
第二节 常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不良作用
第三节 右室双部位起搏
第四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第6章 机械通气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第一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
第二节 机械通气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实施

第7章 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外科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单纯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的心脏外科技术
第三节 针对心脏形态及构件修复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手术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外科处理技术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的统一

第8章 心力衰竭的干细胞治疗
第一节 干细胞概述
第二节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研究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发展与展望

第9章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论
第二节 心脏肥大和衰竭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第10章 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时外周异常的机制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模式的改变
第三节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治疗

第11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一节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二节 急性右心衰竭

第12章 舒张性心力衰竭
第一节 心室舒张功能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病因及病理生理
第三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第四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五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预后

第13章 难治性心力衰竭
第一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第二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三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症的治疗

第14章 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研究
第一节 循证医学概论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研究

第15章 冠心病心力衰竭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第二节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

第16章 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病理及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第五节 诊断
第六节 治疗

第17章 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五节 三尖瓣狭窄
第六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
第七节 肺动脉瓣狭窄
第八节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18章 心肌炎心力衰竭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心肌炎
第三节 与免疫异常有关的心脏疾病

第19章 心肌病心力衰竭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第20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第一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特点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21章 力衰竭与肾功能不全
第一节 心力衰竭对肾脏的影响
第二节 心力衰竭引起肾脏损害的诊断
第三节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四节 肾功能衰竭并发心力衰竭

第22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与心力衰竭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肢端肥大症

第23章 心力衰竭与围生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三节 治疗
第四节 与妊娠有直接关系的心力衰竭

第24章 心力衰竭与口腔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细菌感染与心力衰竭
第三节 拔牙与心力衰竭
第四节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

第25章 心力衰竭与脑
第一节 心脑综合征
第二节 脑心综合征

第26章 心力衰竭与贫血
第一节 贫血性心脏病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贫血

第27章 围手术期心力衰竭与麻醉
第一节 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第三节 右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第四节 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麻醉的进展

第28章 小儿心力衰竭的特点

第29章 老年心力衰竭的特点
第一节 老年心血管的形态与生理功能的改变
第二节 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
第三节 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30章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
第二节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第31章 心力衰竭的护理
第一节 护理评估与诊断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护理

第32章 心力衰竭的预后--一一
第一节 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因素
第三节 并发症和合并症对预后的影响
第四节 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第六节 其他

第33章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第一节 心脏负荷改变致心力衰竭模型
第二节 心肌缺血致心力衰竭模型
第三节 快速心室起搏法致心力衰竭模型
第四节 药物致心力衰竭模型
第五节 离体法心力衰竭模型
第六节 细菌或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模型
第七节 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
第八节 遗传型及转基因心力衰竭模型
第九节 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模型
第十节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制作标准及评价

下篇 中医、中西医结合篇

第34章 中医学对心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第一节 中医学中“心”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第35章 心力衰竭的中医学源流与发展
第一节 对心力衰竭病名的中医学认识
第二节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中医学认识
第三节 对心力衰竭证候的中医学认识
第四节 对心力衰竭治疗的中医学认识

第36章 心力衰竭与其他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
第一节 冠心病心力衰竭
第二节 心肌炎心力衰竭
第三节 心肌病心力衰竭
第四节 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第五节 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第六节 糖尿病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
第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
第八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
第九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心力衰竭
第十节 心力衰竭与脑病
第十一节 心力衰竭与围生期
第十二节 心力衰竭与口腔疾病

第37章 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规律研究
第一节 病证同辨
第二节 辨证施治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
第四节 辨证规律研究
第五节 心力衰竭证型的客观指标变化研究

第38章 中药治疗心力衰竭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治疗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复方治疗
第三节 治疗心力衰竭方剂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常用中药新制剂及中成药

第39章 心力衰竭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原理
第二节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第40章 名老中医关于心力衰竭的经验总结
陈可冀(北京)
邓铁涛(广州)
严世芸(上海)
罗克聪(贵州)
李介鸣(北京)
邢月朋(河北)
刘延忠(河南)
张晓星(湖北)
郭维琴(北京)
詹文涛(云南)
林慧娟(山东)
张国伦(贵州)
田芬兰(天津)
罗铨(云南)
陈慈煦(贵州)
李七一(南京)
黄春林(广州)
颜德馨(广州)
袁海波(河南)
林求诚(福建)
邱保国(河南)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