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医药书籍 >医学遗传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韩骅副主编 2018年版

医学遗传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韩骅副主编 2018年版

收藏
  • 大小:71.82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医药书籍
  • 更新日期:2024-03-18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医学   遗传
资源简介
医学遗传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作者: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韩骅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规范、科学、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遗传学的任务和范畴  1
 第二节 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  3
   一、人类基因  3
   二、人类基因组  4
   三、基因表达与调控  6
 第四节 遗传病概述  9
   一、遗传病的特点  9
   二、人类遗传病的分类  10
   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  12
   四、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2
   五、遗传病在医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13
 第五节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方向  14
   一、基于基因组学的精准医学  14
   二、基于传统遗传学的系统医学  15


第一部分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一章 基于疾病的遗传学数据分析18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与遗传数据库  18
   一、遗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8
   二、常用的人类基因组与遗传数据库  19
 第二节 疾病的病因分析  23
   一、疾病发生机制的遗传学基础  23
   二、遗传数据分析在遗传病诊治中的应用  24


第二章 基因突变与遗传多态性27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本质及其特性  27
   一、多向性  27
   二、重复性  28
   三、随机性  28
   四、可逆性  28
   五、有害性  28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  28
   一、物理因素  29
   二、化学因素  29
   三、生物因素  30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形式  30
   一、静态突变  30
   二、动态突变  34
 第四节 DNA损伤的修复  35
   一、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修复  35
   二、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与修复  36
   三、修复缺陷与错误修复  37
 第五节 遗传多态性  38
   一、遗传多态性的概念  38
   二、遗传多态性的表现形式  38
   三、DNA遗传多态性研究的意义及应用  39


第三章 基因突变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效应41
 第一节 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41
   一、基因突变导致异常蛋白的生成  41
   二、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44
   三、突变导致组织细胞蛋白表达类型的改变  46
   四、突变蛋白的分子细胞病理学效应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46
 第二节 基因突变引起性状改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48
   一、基因突变引起酶分子的异常  48
   二、酶分子异常引起的代谢缺陷  48
   三、非酶蛋白分子缺陷导致的分子病  51





第四章 单基因病的遗传52
 第一节 系谱与系谱分析  52
 第二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53
   一、短指(趾)症A1型  53
   二、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  54
   三、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  54
 第三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54
   一、眼皮肤白化病ⅠA型  55
   二、婚配类型及子代发病风险  55
   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征  56
   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57
 第四节 X连锁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58
   一、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  58
   二、婚配类型和子代发病风险  59
   三、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征  60
 第五节 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60
   一、血友病A  60
   二、婚配类型和子代发病风险  61
   三、X连锁隐性遗传的特征  62
 第六节 Y连锁遗传病的遗传  62
 第七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63
   一、拟常染色体遗传  63
   二、亲代印记的遗传学效应  63
   三、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64
   四、生殖腺嵌合  65
   五、遗传早现  66
   六、X染色体失活  66


第五章 多基因遗传68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68
   一、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68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69
 第二节 疾病的多基因遗传  71
   一、易患性与发病阈值  71
   二、遗传率及其估算  72
   三、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估计的因素  74


第六章 群体遗传78
 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78
   一、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78
   二、HardyWeinberg定律的应用  80
 第二节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81
   一、非随机婚配  81
   二、突变和选择  83
   三、遗传漂变  84
   四、迁移和基因流  84
 第三节 遗传负荷  85
   一、突变负荷  85
   二、分离负荷  86
   三、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  86
 第四节 连锁不平衡及其应用  86


第七章 线粒体病的遗传89
 第一节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89
   一、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  89
   二、线粒体DNA的复制  90
   三、线粒体基因的转录  90
   四、线粒体遗传系统的特点  91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突变及相关疾病  93
   一、mtDNA突变的类型  93
   二、突变导致的功能缺陷  94
 第三节 线粒体疾病的遗传特点  94
   一、母系遗传  94
   二、阈值效应  95
   三、核质协同性  95


第八章 人类染色体97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97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97
   二、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  100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101
 第二节 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技术  102
   一、染色体的研究方法  102
   二、染色体核型  104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  106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109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109
   一、化学因素  109
   二、物理因素  109
   三、生物因素  110
   四、母亲年龄  110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机制  110
   一、整倍性改变  110
   二、非整倍性改变  111
   三、非整倍体的产生原因  112
 第三节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113
   一、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113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及其产生机制  113
 第四节 染色体畸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116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116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117


第二部分 医学遗传学临床  

第十章 单基因病122
 第一节 分子病  122
   一、血红蛋白病  122
   二、血浆蛋白病  128
   三、结构蛋白缺陷病  129
   四、受体蛋白病  130
   五、膜转运蛋白病  131
 第二节 先天性代谢病  132
   一、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132
   二、糖代谢遗传病  133
   三、氨基酸代谢遗传病  135
   四、核酸代谢遗传病  137
   五、脂类代谢遗传病  138
   六、先天性代谢缺陷引起的罕见遗传病及其治疗  139


第十一章 多基因病140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140
   一、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140
   二、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遗传因素  140
 第二节 糖尿病  142
   一、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分类  142
   二、糖尿病发生的遗传因素  142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  144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  144
   二、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遗传因素  144
 第四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  145
   一、帕金森病  145
   二、阿尔茨海默病  146


第十二章 线粒体病148
 第一节 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148
 第二节 线粒体病的分类  148
 第三节 mtDNA突变引起的疾病  149
   一、Leber视神经萎缩  150
   二、MERRF综合征  150
   三、MELAS综合征  150
   四、KearnsSayre综合征  151
   五、Leigh综合征  151
   六、帕金森病  151
   七、其他与线粒体有关的病变  152
 第四节 nDNA突变引起的线粒体病  153
   一、编码线粒体蛋白的核基因缺陷  153
   二、基因组间交流的缺损  153


第十三章 染色体病155
 第一节 染色体病发病概况  155
   一、染色体病的发生率  155
   二、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指征  157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157
   一、Down综合征  157
   二、18三体综合征  157
   三、13三体综合征  157
   四、5p-综合征  158
   五、微小缺失综合征  159
   六、常染色体断裂综合征  160
 第三节 Down综合征  160
   一、Down综合征的发生率  160
   二、Down综合征的表型特征  160
   三、Down综合征的遗传分型  161
   四、Down综合征发生的分子机制  162
   五、Down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164
 第四节 性染色体病  165
   一、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  165
   二、X染色体的结构异常  167
 第五节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167
   一、易位携带者  167
   二、倒位携带者  168


第十四章 遗传性免疫缺陷171
 第一节 T细胞免疫缺陷  171
   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172
   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172
   三、遗传性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173
   四、WiskottAldrich综合征  174
 第二节 B细胞免疫缺陷  174
   一、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174
   二、IgA缺陷及IgG亚型缺陷  174
   三、IgM增多伴随免疫缺陷  174
   四、分类不明的免疫缺陷病  175
   五、婴儿期一过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75
 第三节 吞噬细胞缺陷  175
   一、慢性肉芽肿病  176
   二、白细胞黏附缺陷  176
 第四节 补体蛋白免疫缺陷  176
   一、补体缺陷  176
   二、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177


第十五章 出生缺陷178
 第一节 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178
   一、先天畸形和围产期死亡率  178
   二、新生儿发病率  178
   三、儿童死亡率  178
 第二节 出生缺陷的临床特征  179
   一、出生缺陷的分类  179
   二、出生缺陷的诊断  181
 第三节 常见的出生缺陷  181
   一、神经管缺陷  181
   二、先天性心脏病  183
 第四节 出生缺陷的发病机制  184
   一、出生缺陷的发生因素  184
   二、致畸剂诱发发育异常的机制  187


第十六章 肿瘤与遗传189
 第一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189
   一、肿瘤的遗传现象  189
   二、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190
   三、遗传性肿瘤  190
 第二节 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191
   一、DNA序列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191
   二、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191
 第三节 肿瘤遗传基础与细胞增殖和凋亡  192
   一、癌基因  193
   二、抑癌基因  195
   三、肿瘤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  196
 第四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理论  197
   一、单克隆起源理论  197
   二、Knudson二次打击理论  197
   三、肿瘤发生的多阶段遗传物质损伤理论  197
 第五节 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  198
   一、肿瘤的遗传易感性与肿瘤分子诊断  198
   二、肿瘤的靶向治疗  199


第十七章 表观遗传病201
 第一节 表观遗传机制  201
   一、DNA甲基化  201
   二、组蛋白修饰  202
   三、非编码RNA  203
 第二节 表观遗传病  204
   一、综合征与表观遗传  204
   二、代谢疾病与表观遗传  207
   三、肿瘤的表观遗传  208


第十八章 遗传病的诊断211
 第一节 临症诊断和症状前诊断  211
   一、病史、症状和体征  211
   二、家系分析  211
   三、细胞遗传学检查  211
   四、生化检查  212
   五、基因诊断  212
 第二节 产前诊断  213
   一、产前诊断的对象  214
   二、产前诊断的方法  214
   三、胚胎植入前诊断  215
   四、无创产前检测  215


第十九章 遗传病的治疗217
 第一节 遗传病治疗的原则  217
   一、遗传病的个性化治疗  217
   二、遗传病疗效的长期评估  217
   三、杂合子和症状前患者的治疗  218
   四、遗传病治疗的策略  218
 第二节 手术治疗  218
   一、手术矫正治疗  218
   二、器官和组织移植  218
 第三节 药物和饮食治疗  219
   一、禁其所忌  219
   二、去其所余  219
   三、补其所缺  220
   四、酶疗法  220
 第四节 基因治疗  220
   一、基因治疗的策略  221
   二、基因治疗的技术路径  222
   三、适于基因治疗的遗传病  225
   四、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225
   五、基因治疗面临的安全和伦理的问题  227


第二十章 遗传咨询229
 第一节 遗传咨询的基本内容  229
   一、一些常见的遗传咨询问题  229
   二、遗传咨询的主要步骤  230
 第二节 遗传病再发风险率的估计  231
   一、遗传病再发风险率的一般估计  231
   二、Bayes定理在遗传病再发风险率评估中的应用  232
 第三节 遗传病的群体筛查  233
   一、新生儿筛查  233
   二、杂合子筛查  233
   三、产前诊断  234
 第四节 遗传伦理  234
   一、临床中的伦理问题  234
   二、遗传隐私  236


推荐阅读23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40



本书测试卷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