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综合书籍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吴佑寿传 吴一枫,黄永峰著 2016年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吴佑寿传 吴一枫,黄永峰著 2016年版

收藏
  • 大小:41.0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综合书籍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资源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吴佑寿传
作者:吴一枫,黄永峰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
内容简介
  《吴佑寿传》全面记述了我国电子学家吴佑寿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和在教学科研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介绍了他存60多年漫长的学术生涯里,以科学救国、富国强兵为己任,坚持“自主创新是立国之本”的治学理念,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勤奋耕耘,所取得的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本文通过大量科研工作的实例,呈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还通过他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一些学生和同事的回忆片段,展示了他在教书育人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培育出的满园桃李。希望《吴佑寿传》能为读者好地诠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同时也能为读者很好地展现一位爱国归侨充满活力的人生足迹。
目录
第一章 奔波的童年——“我们的根在中国”
生于曼谷
根在“唐山”
启蒙坤范学堂
难忘的曼谷“中中”
求学香江
沦为难民——返回潮州老家
第二章 漫漫求学路:从梅县到昆明
梅州中学
从中央政治学校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电机系
在学生运动中接受进步思想
复员
回泰国探亲
第三章 完成学业迎接解放
来到清华园
“蒋管区”中的小解放区
毕业留校
加入中共地下党
难忘1949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参加土改
第四章 无线电系与院系调整
“襁褓风波”
系秘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
学习苏联
实验室建设
毕业设计“真刀真枪”
第五章 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话音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PCM的研究是怎样开始的
话音编码终端的改进
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保驾护-航-SCA型数传机系列的研制
无线数传——用电子谐振器实现的数传系统
有线数传——用有线信道来传送数据信号
SCA一3数传机的研制
让雷达看得更远,电话听得更清——参量放大器的研究
五公寓的灯光
“文化大革命”风暴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绵阳十年
艰辛的绵阳分校
几个小故事
抓“散伙风”
在绵阳的无线电系职工无愧于三线建设
被拖延多年的PCM系统-120路微波数字无人值守接力机研制成功
几度回首
帮七章回清华园:百废待兴
为无线电系回归清华园献策献力
回到清华园
重整旗鼓——全面恢复教学科研工作
第八章 教计算机识字——汉字识别
组建图像教研组
选择新的科研方向——汉字识别
知难而进——教计算机认识6763个(单体)印刷汉字
突破多字体汉字识别难题——建立CCG模型
从单语种到多语种文字混排识别
再接再厉扩大战果
走向世界——中日韩文字识别系统中标
永不停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九章 让电脑模拟大脑:人工神经网络
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的创立
人工神经网络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身先士卒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的奥秘
促进国际合作,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对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前景的展望
第十章 让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占有一席之地
“我和电视有缘”
“数字电视广播要采用我国自己的标准”
清华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与凌讯公司
DMB-T系统的诞生
抗御外标入侵
努力促进国标实施,得到香港政府首次采用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推动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到市场上去较量
无限风光在明天
第十一章 推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
推动863计划通信高技术研究
前瞻性眼光——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研究
平流层与平流层通信平台
平流层信息系统
推动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
推动国家973项目——多域协同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第十二章 教书育人
初上讲台
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
编写教材
科普读物
教书育人
良师益友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立足国内勇于创新
导师队伍和培养基地的建设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
改革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
统一标准加强管理
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学科建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跨世纪人才培养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的终生伴侣
第十五章 鞠躬尽瘁
放眼未来
鼓励创新
回首往事怀念师长
整理教学科研资料
清华情怀
工作之余
飞雪伴君归
附录一吴佑寿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吴佑寿主要著作与学术论文
后记

下载地址